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1
编号:13485707
中药周期疗法对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中医证候及宫腔粘连程度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腔粘连程度积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宫腔粘连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宫腔粘连程度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宫腔粘连程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现代医学对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最为认可的有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学说及神经反射学说,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可引起纤维细胞溶解酶活性降低,导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抑制子宫内膜修复;神经反射学说认为宫颈口的神经节在宫腔操作后出现持续痉挛,引发粘连,同时可让子宫内膜失去对激素反应[8-9]。

    祖国传统中医认为宫腔粘连属于“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其主要病机是宫腔操作损伤胞宫、胞脉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5 字符